公益普法简报·2025年第217期·总421期
律师回复精选
1.交定金后才发现有问题,可以退定金吗?
怀化网友问:购车合同约定一式三份,但我至今未收到合同原件,且销售推销时明确承诺“产品与服务”为赠送项目,宣传资料亦标注免费,但合同中却对该部分进行标价。我已支付定金,但未开具发票,我要求退还定金。
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王壮律师答:
经营者有义务向消费者真实、全面披露商品信息,包括生产日期、性能等,不能隐瞒或误导。如果买车的时候,商家就车辆情况做有意的误导导致你购买的,你可以主张退还定金,如没有,定金作为合同的担保,没有合理理由,通常是不能退还的。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考虑民事诉讼解决争议。
诉讼维权步骤:
1、固定证据。立即收集证据,包括定金合同、付款记录、与销售沟通的录音/聊天记录。
2、可以拨打12345市民热线或者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处理。
3、提起诉讼。诉讼请求可为:①解除购车合同;②要求对方双倍返还定金(因其违约且涉嫌欺诈)。
2.银行以高息诱骗老人买了理财保险,怎么退还本金?
长沙网友问:2016年,在银行工作人员“利息高于存款”的劝说下,本人花10万元买了保险。工作人员全程未提及此为保险费,我要求全额退款。
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王壮律师答:
如果保险公司销售过程存在严重违规行为,您可以要求退还保费。依据《保险法》,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欺骗、隐瞒或诱导投保人。若存在违规,投保人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退还保费。
《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订立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合同撤销后可要求返还已交保费。
下列这些行为属于违规行为、销售误导行为:夸大收益(如将保险收益与银行存款利率对比)、隐瞒条款(如保障范围、退保损失)、虚假宣传(如承诺“养老”功能但实际无此保障)、诱导投保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如隐瞒健康状况)、未履行告知义务(未明确解释现金价值、退保损失、保障范围等关键内容)、代签名(保单或回执非本人签署)、资质不符(销售人员无执业资格或未出示相关证件)。
建议收集保存好保单合同、转账记录、销售沟通录音/微信截图、产品宣传页等。重点保留能证明违规行为的材料(如夸大收益的承诺、未告知关键条款的记录)。可以就退费事项直接联系保险公司客服,明确指出违规行为并要求全额退保。部分保险公司会主动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拨打12378银保监会投诉热线。监管部门会督促保险公司处理,若情况属实,保险公司可能面临处罚,会更积极协商。
若金额较大或协商困难,可通过诉讼解决。需注意撤销权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
3.被“杀猪盘”骗了50多万,怎么挽回损失?
长沙网友问:最近被网络“杀猪盘”诈骗了50多万,应该如何挽回损失?
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李兵律师答:
如你所述,遭遇的“杀猪盘”网络诈骗涉案金额高达50多万元,这已经构成了“数额特别巨大”的诈骗罪。
1、如何挽回损失
①立即报警:您需要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所有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警方立案后,会通过冻结涉案账户、追踪资金流向等方式尽力追查赃款。
②法律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这意味着,在刑事案件侦办过程中,公安机关会依法对涉案财物进行追缴,并返还给被害人。
③后续途径:如果经过刑事追缴或退赔程序后,您的损失仍未能完全弥补,您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2、定罪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即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因此,对诈骗您的犯罪分子,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的严厉刑罚。
重要提醒:在维权过程中,请务必通过正规法律途径,警惕任何以“追回资金”为由要求您先行支付费用的行为,这很可能是二次诈骗。请积极配合警方调查,并保持耐心,案件侦办需要时间。
4.实习转见习以后,公司不买社保违法吗?
长沙网友问:社保问题,实习转见习以后,公司不买社保违法吗?
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李兵律师答:
实习转见习后公司不买社保是否违法,关键在于您与公司之间是否建立了正式的劳动关系。
如果已建立劳动关系(如签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此时,公司不缴纳社保属于违法行为。
如果未建立劳动关系(如仍为实习协议):则公司可能无需为您缴纳社保,但需注意地方政策差异,部分省份可能要求为实习生缴纳工伤保险。
首先,确认您与公司签订的是劳动合同还是实习/见习协议,这是判断社保缴纳义务的核心依据。其次,查询长沙市当地关于见习人员社保缴纳的具体政策,以获取最准确的指导。最后,若确认存在劳动关系而公司未缴社保,您有权向当地社保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补缴。
注:律师解答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