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罗牌占卜测试,分手后她还会来找你复合吗?”“你今生业力来自于前世的哪里?藏在塔罗里改运转命的秘密!”……刷到这些似是而非的广告,你是不是也心动过?打住!这很可能不是命运指南,而是精心设计的“赛博算命”杀猪盘!
近年来,“塔罗牌”占卜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受到不少人的关注与青睐。这种源自西方的文化现象,以其提供的“占卜、祈愿、运势解读”等服务形式,吸引了一部分群体参与和体验。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利用“塔罗牌”实施诈骗的案件,被害人被一位年仅20岁的“塔罗大师”一口气骗走180万。
2023年3月,张某在浏览某网络平台时看到一条推送信息。一位自称具有多年占卜经验的“塔罗师”宣称可以占卜吉凶、消灾避祸、改变命运。想起近来工作不顺利,正好想要改改运势的张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联系了对方。
对方称占卜按小时收费,半个小时60元,并向其介绍“点蜡烛”可以改变运势,蜡烛根据大小不同以及是否进口,价格从100至800元不等。张某信以为真,付费选择点了“蜡烛”。随后5个月时间里,占卜师又编造需为张某“做法”“净化”才能转运等理由,不断索要钱款。张某以多种形式陆续向占卜师转账共计180余万元。
2023年8月17日,所谓的塔罗牌占卜师刘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到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庭审中,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年仅20岁的被告人刘某辩称交易行为系你情我愿,其本人对塔罗牌也深信不疑,也会找他人占卜,并未欺骗被害人。那么刘某是否具有诈骗他人钱财的主观故意?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在案微信聊天记录、交易明细、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被告人的供述等证据相互印证,证明刘某虚构了“找他人为张某做仪式”“做仪式会影响自身身体健康”“‘净化’费用可退”“需继续‘净化’才能退还费用”等理由,诱导张某多次支付高额“净化”费用。
同时,刘某将大部分钱款转给其男友或用于个人消费,明显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惩处。刘某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在明知被害人已无力支付的情况下,仍继续行骗,甚至给被害人提供网贷二维码诱导其贷款,主观恶性较大,鉴于其在亲友的帮助下退赔被害人部分损失,法院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最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一万元。
法官提示
“互联网+迷信”已成为骗子新温床,“塔罗牌占卜”等游走于法律边缘的网络交易活动,成为不法商家和诈骗分子疯狂敛财的工具。迷信活动本身虽不是刑法打击的行为,但利用迷信活动实施违法犯罪,必然受到法律的严惩。此类利用迷信实施的诈骗犯罪行为,呈现出几个新特点:
一是交易市场鱼龙混杂,你的“大师”可能是“小白”。“占卜师”身份无从考究,“大仙”们低学历者居多,文化素质偏低。而受骗对象集中于辨识能力有限的年轻群体,常因对新兴玄学文化的猎奇心理,以及对“高科技网络产品”的盲目推崇深陷其中。
二是迷信活动包装骗局,玄学包装可能是天价“智商税”。诈骗分子将算命占卜与大数据、云计算、心理学强行关联,忽悠消费者购买成本低廉却价格高昂的佛台、佛牌、香烛、手串等所谓法事“灵物”。一旦被害人上当受骗,诈骗分子再利用其急于挽损的心理继续行骗,层层递进完成骗局。
三是互联网加剧监管困境。区别于传统地摊式、看风水识面相的“面对面”封建迷信活动,“塔罗牌占卜”多为线上行为,事实认定及法律监管均存在一定难度。不少诈骗分子假借虚拟身份,在骗术加持和网络掩护下疯狂敛财,素未谋面即能卷走被害人巨额钱款,被害人往往损失惨重。
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妄想通过法事“逆天改运”,难免落入人财两空的陷阱。务必警惕网络背后的“大仙大师”,对宣扬能够提供“万能服务”涉嫌诈骗钱财的迷信活动,应坚决抵制、及时报警。与其寄希望于“超自然力量”,不如相信幸福之路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和坚守,方能行稳致远,逆袭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