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普法简报·2025年第93期·总297期
5月23日—25日,红网《问法湖南》栏目共收到律师回复83次,主要咨询领域为侵权纠纷、劳动保障、债务债权等。热心律师主要有:湖南日月明律师事务所晏月清律师、北京市京师(长沙)律师事务所黄春香律师、湖南瀛启律师事务所彭毅律师、湖南五科律师事务所滕宙峰律师。
律师回复精选
1. 继父可以获得孩子的监护权吗?
衡阳网友问:我与前夫离婚后10多年没再联系过,虽然婚生女的抚养权在他那里,但女儿实际归我养(未成年)。这么多年我们两方没有联系,也没见面过(包括孩子也没见面过),他也没付过抚养费,现在我想变更监护人为我现任老公可以吗?要走什么流程?
北京市京师(长沙)律师事务所黄春香律师答:
现任老公一般不可以直接变更为孩子的监护人。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首先是其父母,只有在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等特殊情况下,才会由其他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需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你前夫虽然未实际抚养孩子且未支付抚养费,但他仍然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仅因这些情况通常不能直接将监护权变更给你现任老公。你作为孩子的母亲,属于有监护资格的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变更监护人的诉讼。针对前夫一直未支付抚养费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诉讼维权。
2.母亲留下30万现金遗产,如何分割?
株洲网友问:我母亲去年去世,名下有30万现金遗产,其中有5万多是一次性丧葬费抚恤金,继承人是我、父亲、外婆。我外婆80几岁,行动不便,有点老年痴呆,目前在几个姨妈家轮流住一个月,她们不愿意让外婆知道我妈去世的消息,怕老人家受到刺激,这我也能理解。姨妈们想为外婆多要点钱,不让我直接见外婆。这件事拖到今年。如果我通过法院诉讼,法院怎么分割财产?另外,现金遗产30多万中有一半,是我爸的共同财产,剩下来的17万多再分成三份,是这样子吗?也就是说我的外婆能获得5.8万左右?
北京市京师(长沙)律师事务所黄春香律师答:
首先,你母亲名下的30万现金,其中5万多的一次性丧葬费抚恤金不属于遗产范畴。丧葬费是用于办理丧葬事宜的费用,抚恤金是对死者近亲属的精神安慰和物质补偿,通常参照遗产处理原则进行分配。剩余的约25万现金若无特殊约定,一般属于你父母的夫妻共同财产,其中一半即12.5万属于你父亲,另一半12.5万才是你母亲的遗产,由你母亲的法定继承人即你、父亲、外婆共同继承。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均等。但外婆年事已高且身体状况不佳,属于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可以适当多分。你父亲若对母亲尽了主要扶养义务,分配遗产时也可以多分。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对母亲也尽了较多扶养义务等,同样可以主张多分。
对于5万多的抚恤金,虽然不属于遗产,但法院通常会参照法定继承的顺序和比例,结合亲属与死者的亲密程度、经济依赖程度等因素进行分配。由于你、父亲、外婆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都有权参与分配。所以,你外婆最终获得的财产不一定就是简单按照剩余遗产平均分配计算得出的5.8万左右。法院会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判决,以确保分配结果公平合理,保障各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关于你无法直接见到外婆的问题,可尝试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律师等从中协调沟通,说明情况,争取在不刺激外婆的前提下,妥善解决遗产分配问题。若协调无果,也可在诉讼中向法院说明情况,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3.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学校有赔偿责任吗?
永州网友问:孩子在幼儿园跟同学打闹受伤,学平险已报销了医疗费,这种情况还可以让幼儿园赔偿吗?
湖南日月明律师事务所晏月清律师答:
孩子在幼儿园自己摔伤,一般应由幼儿园负责。
具体分析如下:
一、幼儿园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孩子在幼儿园自己摔伤,若幼儿园不能证明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对在其园内学习、生活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负有教育、管理的职责。这包括提供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孩子受到人身损害。
二、免责情况。若幼儿园能够证明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如定期进行了安全教育、设置了安全设施、有专人看护等,且孩子摔伤是由于不可抗力或孩子自身原因造成的,则幼儿园不承担侵权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受到的是来自幼儿园以外的第三人的人身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一条,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但幼儿园若未尽到管理职责,仍需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三、处理建议。孩子在幼儿园摔伤后,家长应及时与幼儿园沟通,了解事情经过,并要求幼儿园提供相应证据以证明其是否尽到教育、管理职责。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家长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如向有关部门投诉或提起诉讼。综上所述,孩子在幼儿园自己摔伤,幼儿园一般应承担侵权责任,除非其能证明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家长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与幼儿园进行积极沟通。
4.申请了强制执行,也拿不到赔偿金,怎么办?
长沙网友问:但是我们的户口一直在村里,但是我们却一直拿不到水库赔偿金。现在打了官司,并申请了强制执行,但是村里一直不给我们钱,怎么办?
湖南日月明律师事务所晏月清律师答:
申请强制执行后仍拿不到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采取其他执行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采取很多强制措施,如冻结银行账户、查封财产等。如果这些措施仍然无法使债权人拿到钱,法院可以进一步采取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措施,以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法院可以裁定暂时中止执行。这并不意味着执行程序终止,而是暂时停止,等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后,债权人可以随时申请恢复执行。
二、申请法院进一步调查。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进一步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以查找是否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有权进行很多调查措施,如查询银行存款、查封财产等。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有隐匿、转移财产等行为,法院有权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如追究其刑事责任等。
三、与被执行人协商。在某些情况下,与被执行人进行协商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尝试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如分期偿还、以物抵债等。如果被执行人同意履行义务,但暂时无法一次性支付全部款项,可以协商制定还款计划,并在法院的监督下执行。
综上所述,申请强制执行后仍拿不到钱,并不意味着债权人就无法追回债务。可以通过采取其它执行措施、申请法院进一步调查以及与被执行人协商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同时,债权人也需要密切关注执行程序的进展,及时向法院提供线索和协助。
5.合同转劳务派遣,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长沙网友问:公司让一部分业绩不达标的合同员工转为劳务派遣了,请问这种情况下,签劳务派遣合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公司的做法合法合理吗?万一签了劳务派遣后又被公司辞退了,这种情况我该如何预防?
湖南日月明律师事务所晏月清律师答:
劳动合同转劳务派遣是否合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协商一致。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转劳务派遣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如果双方自愿且符合法律要求的程序,可以进行转换。
2.法定条件。用人单位需要有相应的劳务派遣资质,转换后的劳务派遣期限等应符合法律规定。此外,转换过程不能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转换过程中注意几点
1.工龄问题。从劳动合同工转为劳务派遣工后,工龄会被切断,这意味着劳动者可能无法享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权益。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或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再次续订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岗位合规性。劳务派遣只能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如果劳动者在核心部门工作,公司突然要求转派遣,这可能是违法的。
3.劳动关系确认。有些公司可能将员工挂靠到空壳派遣公司,实际工作内容不变。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主张劳动关系仍在原公司,并要求赔偿。
二、转换过程中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经济补偿。如果公司强制要求改签劳务派遣合同,劳动者可以拒绝,并继续在原岗位工作。如果公司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依法获得双倍经济补偿金。若公司采取取消工位、不安排工作等方式逼迫改签,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经济补偿金。
6.借款人还不上钱,担保人会被强制执行吗?
郴州网友问:给别人担保了贷款,借款人还不上,我没有房子,有一辆车,卡里没有存款,银行账户和微信会被冻结吗?我会被强制执行吗?
湖南日月明律师事务所晏月清律师答:
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是有可能被强制执行的。
在担保关系中,如果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债权人有权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若担保人拒绝履行,债权人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担保人的财产。法院会根据生效的法律文书,对担保人的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财产采取查询、冻结、划拨、拍卖等措施,以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
1.连带责任保证:在连带责任保证下,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担保人承担责任。此时,若债务人未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无需先向债务人追偿,即可直接要求担保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并申请强制执行担保人的财产。
2.一般保证:在一般保证中,担保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即债权人需先向债务人追偿,在债务人确实无法偿还时,才能要求一般保证人承担责任。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如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等,一般保证人也可能直接被强制执行。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事实、证据及担保合同约定,决定是否对借款担保人实施强制执行措施。
综上所述,借款人不还钱时,担保人是有可能被强制执行的,具体取决于担保方式及案件的具体情况。如果担保人面临被强制执行的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自身权益及可能的法律后果。同时,担保人在承担完担保责任之后,是有权向债务人进行追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