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普法简报·2025年第178期·总382期
律师回复精选
1. 3岁小孩在小区门口摔伤,如何起诉物业?
永州网友问:小孩在小区出入口玩耍时,被地面门障绊倒,脸部撞到门下方一个未做任何防护、也无警示标志的突出铁片上,导致上嘴唇出现约1厘米的贯穿伤,伤口深及内唇。物业承认该铁片用于挡门,但认为家长未尽到看管义务,只愿承担少量治疗费用,并称若费用超出几百元则需我们自行起诉。作为普通居民,我们不熟悉诉讼流程,也无法独立完成起诉程序,现需要律师介入协助维权。
湖南人和人(怀化)律师事务所陈芳律师答:
起诉流程如下:
首先,确定责任主体和被告,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小区物业作为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小孩摔伤是因为小区门口的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如地面坑洼、没有设置警示标志等,或者物业没有及时对危险区域进行修复和管理,那么物业可能是责任主体,可将其列为被告。
其次,收集证据,收集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如小区门口的地面状况、周围环境等,以证明事故发生的地点和当时的情况。保留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检查报告、医疗费发票等,证明小孩的受伤情况和治疗费用。如果有目击事故发生的证人,获取他们的证人证言,证人需能够证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和相关情况。
第三,准备起诉状,写明原告和被告基本信息,明确诉讼请求,要求被告赔偿的具体金额和项目,如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等,如果小孩受伤严重,构成伤残,还可以要求赔偿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写明事实和理由,详细叙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说明小孩受伤的原因,以及被告在此次事故中存在的过错或未尽到的义务等。
最后,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则,向被告住所地或侵权行为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将撰写好的起诉状一式多份,按照被告人数提交相应份数,同时附上收集到的证据材料,一并递交至法院立案庭。
法院立案庭收到起诉状及证据材料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将予以立案。立案后,法院会通知原告缴纳诉讼费用,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安排开庭审理时间。在庭审过程中,原告需如实陈述事实,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被告也会进行答辩和举证,法院将根据双方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和判决。
2.在同一单位发生第二次工伤,该怎么索赔?
衡阳网友问:我上次工伤十级发生在2021年9月,2023年1月离职时拿了一次性赔偿。之后又回原单位上班,2023年10月3日发生第二次工伤,也是十级。想问一下,这次还能拿一次性赔偿吗?另外,锁骨中段骨折一般要休几个月的停工留薪期?
湖南人和人(怀化)律师事务所陈芳律师答:
1、关于一次性赔偿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职工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期间多次发生工伤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第三十七条规定领取相关待遇时,按照其在同一用人单位发生工伤的最高伤残级别,计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你两次工伤均为十级,且在原单位上班,所以不能再次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十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本人工资,你可以再次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关于停工留薪期工资问题:锁骨骨折的停工留薪期需根据具体情况判定。一般来说,单纯无严重并发症的锁骨中段骨折,停工留薪期通常在3至6个月左右。若骨折情况较为复杂,如出现粉碎性骨折,或引发周围神经、血管损伤等,停工留薪期可能会延长至6至9个月。实际的停工留薪期需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结合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病历资料,以及伤者的恢复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确定。
3.公司欠薪,劳动者该怎么做?
长沙网友问:公司欠薪,不发工资,劳动者该怎么做?
广东诚公(长沙)律师事务所唐敏律师答:
建议先与公司协商,明确要求公司支付拖欠工资,并保留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如果公司不按时发放工资,携带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拖欠的证据,向用工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反映。若协商和投诉无果,可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工资发生争议的,不受此限制。
建议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工作记录等,以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拖欠事实。
4.欠款人不还钱,我能找担保人要钱吗?
湘潭网友问:我在一位亲友的担保下,借给钱某10万元,约定3年内还清本息。目前约定的3年期限已满,但钱某不仅拒绝还款,还以无赖态度将我前去协商的母亲赶出门。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否可以直接要求作为担保人(钱某的堂姐)承担还款责任?
广东诚公(长沙)律师事务所唐敏律师答:
首先要分析担保人的担保责任。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1、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因此,债权人通常不能直接向一般保证的担保人索赔,需先通过法律程序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经强制执行后仍不能清偿的部分,才可要求保证人承担责任。
2、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