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是不少牙列缺损或缺失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实践中,部分患者认为口腔医院存在欺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为依据,起诉请求三倍赔偿。北京二中院最近审理了一起相关案件,对种植牙治疗能否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一问题,进行了辨析说理。
2024年邓某因上牙仅剩5颗、缺损严重到某口腔医院治疗。该医院为邓某制定了治疗方案,双方约定治疗费用为4万元,邓某全额支付。医院开具的收费票据载明了治疗所需材料、数量和金额等,所需材料包括进口骨膜、骨粉、钛架、国产牙冠等。《口腔种植病历首页》中记载邓某所用骨膜,与收费票据中骨膜的类型相同,邓某在上述病历首页签字。
邓某接受了部分治疗,后认为医院并未按照承诺使用瑞士进口骨膜,存在欺诈,并提交其与医院工作人员的录音,录音中工作人员认可曾承诺使用瑞士进口骨膜材料。医院称,录音中邓某存在引导式提问,其实际使用的也是进口骨膜,但不是瑞士进口骨膜,且其收取的骨膜费用就是实际使用的材料的费用,并非按照瑞士进口骨膜材料进行收费。
邓某以口腔医院未按承诺使用瑞士进口骨膜存在欺诈为由,提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诉讼,请求口腔医院返还治疗费4万元,并三倍赔偿12万元。
审理裁判
北京二中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二:一是本案是否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二是口腔医院是否应当返还治疗费,返还的金额是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消费者是以进行生活消费为前提。
邓某接受口腔医院治疗,向该医院支付服务费,双方依法成立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医学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局限性特点,且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即使医疗机构尽到合理注意义务,也不能完全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因此,与一般生活服务相比,医疗服务的风险较高。本案中,患者邓某牙缺失已经严重影响牙齿功能的正常发挥,其选择种植牙的目的是治疗,因此该种植牙治疗不属于生活消费范畴,故本案不宜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口腔医院虽然按照实际使用的骨膜材料收费,但根据邓某提交的录音,口腔医院认可曾承诺使用瑞士进口骨膜材料,故口腔医院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违约行为,邓某要求口腔医院退还医疗费具有法律依据。关于具体退费金额,考虑邓某后续还需至口腔医院接受治疗,骨膜、骨粉等材料已经实际使用植入,相关材料并没有政府指导价格等实际因素,法院酌情口腔医院退还邓某治疗费2.2万元。
法官说法
口腔治疗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高,不少口腔医院配备了专业销售团队,还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就诊体验和个性化服务,但患者在口腔医院接受诊疗服务是否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需根据诊疗目的来判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牙齿整形改善颌面,满足自身对美的追求,这是医疗美容服务的重要分支。一般认为,这类诊疗措施应当归入生活消费的范畴。人民法院案例库的入库案例《孙某某诉北京某医疗美容诊所侵权责任纠纷案》明确:消费型医疗美容消费者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医疗美容机构存在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情形,构成欺诈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医疗美容机构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但是,治疗牙齿疾病的口腔临床诊疗措施,明显不同于牙齿整形措施,前者的目的是减轻或消除患者疼痛等症状、恢复牙齿器官的咀嚼功能,维护口腔健康,如本案中邓某上牙仅剩5颗,已严重影响牙齿功能的正常发挥,其选择就医是以治疗为目的,而非以医疗美容为目的。一般认为,以治疗为目的的口腔诊疗行为不宜直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法官提示
口腔诊疗行为专业性强,部分口腔医院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套路”患者,行业乱象频发。因此,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时应当提高警惕:
一是查资质。开展口腔诊疗最基本的要求是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口腔诊所备案证、口腔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及营业执照等,从人员、场所、设备等方面对口腔诊所提出了具体要求。患者可以要求口腔医院出示相关资格证书,若对方以各种理由搪塞未能出示的,患者应谨慎前往就诊。
二是签合同。材料费是口腔诊疗费用的重要部分,不同品牌的材料价格可能相差很大。患者在接受诊疗前,应当详细询问治疗方案、需要使用的材料、相关材料品牌以及诊疗费构成等,谨防受到宣传营销及“打包价”“低价促销”的诱导。同时,患者应当与口腔医院签订服务合同,将口腔医院承诺使用的材料品牌落实到合同中,避免发生使用材料“货不对板”的情况。
三是留证据。患者在牙科门诊治疗后可以向口腔医院索要病历,并妥善保管病历。后续治疗过程中也可以要求医生书写病历,详细记录诊疗经过。患者应当仔细阅读手术知情同意书等材料,必要时可以拍照保存。对于牙齿检查的影像学资料,也可以向口腔医院索要并妥善保管,尤其是在治疗之前拍摄的牙片等。纠纷发生后,无论是协商解决还是提起诉讼,病历、牙片等都是解决纠纷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