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我们就好聚好散吧!”原告吴某声音带着几分疲惫与释然,目光复杂地看向被告谭某。
谭某微微低下头,沉默片刻后,轻声回应:“唉,希望你能过得好。”此时,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人民法院江垭法庭庭长黄超站在一旁,轻声说道:“能这样和平解决,对你们都好。”
吴某眼眶微微泛红,声音有些哽咽:“黄法官,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专程上门调解,我都不晓得怎么收场。”
在场的工作人员看着眼前这一幕,都不禁感到欣慰。谁也没想到,这对曾经因财产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的夫妻,最终能在法庭的调解下,以相对平和的方式为这段婚姻画上了句号。
事情发生在不久前,原告吴某与被告谭某再婚后未生育子女,原本平静的生活,却因财产问题泛起了层层涟漪。随着时间推移,共同生活期间的种种琐事,让双方在财产方面的分歧愈发严重,矛盾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最终彻底激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从最初的小吵小闹,到后来的恶语相向。吴某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后,心灰意冷,无奈之下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
江垭法庭受理案件后,黄超翻阅着案卷,他深知这起案件双方矛盾尖锐,又涉及财产清点等实际问题,若按常规程序审理,不仅耗时费力,还可能让当事双方在漫长的诉讼过程中,承受更多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必须到当事人屋里去一趟,才能提升调解效率。”黄超法官暗自思忖。经过一番慎重考虑,他决定打破常规,前往当事人住所。
调解伊始,黄超没有急于切入正题,而是先和双方拉起了家常,询问他们生活中的点滴,试图让紧张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随后,他才解读婚姻财产的相关法律条文,阐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的法律原则。
在听取双方诉求后,黄超了解到,原告吴某对个人婚前财产归属问题态度十分坚决,这是她心中的底线,也是她决定结束婚姻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被告谭某则存在一定顾虑,他既担心财产分割影响今后的生活,又害怕被人指责不近人情,内心十分矛盾。
基于此,黄超采取了情法融合的调解策略。他一边从法律层面向谭某阐明拒绝返还吴某婚前财产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法律认知,强化守法意识;一边从情理层面劝导双方念及旧情:“你们走到一起不容易,别让矛盾进一步恶化,毕竟曾是一家人。”
在调解过程中,黄超注意到谭某几次欲言又止:“老谭,有顾虑就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谭某犹豫了片刻,终于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最终,在法庭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原、被告解除婚姻关系;原告吴某婚前购置并存于被告谭某家中的个人财产,由原告于协议签订日自行取回;原、被告婚后位于某地的自建房,原告份额归被告所有。
协议签订的那一刻,吴某和谭某对视了一眼,眼中都多了几分释然和复杂。曾经的争吵与怨恨,在这一刻似乎都随着协议的签订而消散。他们知道,这段婚姻虽然结束了,但彼此之间的回忆和曾经的情感不会完全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