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还清欠款,仍被罚款3万元,背后原因是…

来源:永兴县人民法院 2024-07-29 09:42:57

导读:被执行人还清欠款,仍被罚款3万元,背后原因竟是……来看今日案例。

判决应还26万元,支付12万便不见踪影

2023年6月,袁某与洪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经郴州市永兴县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后,判决洪某返还袁某购买含铱贵金属物料价款26万元及利息损失。

判决生效后,洪某未履行义务,袁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依法冻结、划扣被执行人账户资金,郴州市永兴县人民法院首执强制执行到位12万余元。
为将案款全部执行到位,执行过程中,永兴县人民法院依法向被执行人洪某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要求其主动履行义务。但洪某怠于履行,经多次传唤,拒不到庭。
戴名表微信流水上百万却不还钱,法院:罚!
“刘法官,我今天去洪某店里找他还钱,他不仅不还钱还动手打我……”6月12日,执行干警接到申请人袁某的电话。了解到情况后,执行干警立即前往柏林镇派出所了解情况,并将洪某拘传至法院。
面对执行局负责人及办案干警的讯问,洪某仍“不为所动”,不主动如实报告自己的财产情况。
讯问过程中,执行干警查验了洪某的手机,结果发现洪某用其配偶的身份信息另行注册了微信、银行账户和手机号码,该微信账户仅2024年支出就高达近240万元,同时洪某还佩戴一块价值上万元的金表。
面对摆在眼前的事实,洪某自知无法继续狡辩,迫于压力主动交代了相关情况,并将15万元执行款当场付清,案件顺利执结。
针对洪某规避执行的行为,永兴县人民法院依法对洪某罚款3万元!
法官说法:切勿心存侥幸规避抗拒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应当主动向人民法院如实申报财产、主动到庭配合执行。本案中,被执行人洪某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且虚假申报财产,借用他人微信、银行账户,主观规避执行意图明显,人民法院对其处以罚款,体现了严惩规避执行行为的决心,有效打击了此类案件被执行人的侥幸心理,对同类案件被执行人产生震慑作用。
法官提醒,法律权威不容挑战,规避、抗拒执行,将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切勿心存侥幸,后果追悔莫及。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