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作为当下一种潮流玩具,精准切入年轻人的消费市场。随着其玩法的演变创新,盲盒抽卡在直播平台再度走红。消费者段某因不满商家漏发盲盒商品,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不实视频贬损商家声誉,致其社会评价受损。近日,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南湖人民法庭成功调解这起因盲盒卡牌交易引发的名誉权纠纷,既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也为自媒体运营敲响警钟。
段某通过网络平台花费338元购买了两盒盲盒卡牌,收货时发现仅收到一盒。经协商,商家向男子全额退款,并以其收到的一盒卡牌作为补偿。而段某认为,盲盒产品在直播间拆开的价值不能简单等同于其未拆开前的价值。当晚,段某在直播间将卡牌拆出一张市场价300元的高卡位卡,便认为商家赔偿不足,应赔偿469元。于是,段某将自媒体账号昵称更改为“某某拆卡给我道歉”,并发布多条包含“恶意漏发卡牌”“一卡多买”“偷卡倒卖牟利”等不实词汇的视频,视频发布后被多人点击评论,累计播放量超1万次,对商家直播经营造成极大损失。商家与段某沟通未果,遂向法院起诉,要求段某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南湖法庭审理认为,段某在双方已达成调解合意且商家履行赔偿义务后,仍通过自媒体公布该事件,使用不当词汇贬低商家名誉,致使商家声望、信用、流量等社会性评价受损,其行为构成对商家名誉权的侵害,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为让矛盾得以化解,承办法官积极联系双方当事人,通过释法说理化解当事人的心结,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段某主动向商家道歉并赔偿损失、删除不实视频、更改账号昵称并向社会公众澄清事实。最终南湖法庭同意了商家的撤诉申请,该案得以圆满解决。
企业名誉是社会对其商业信誉、经营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价。良好的名誉是企业长时间合法诚信经营所沉淀而成的宝贵财富,也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社会信用基础。互联网时代,自媒体传播具有成本低、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如果自媒体运营者针对企业发布严重失实的负面评论,将极容易损害企业的形象,给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该案中,岳阳楼区人民法院通过调解切实维护了民营企业名誉权,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充分保护,同时也起到引导自媒体规范运营、构建健康清朗网络空间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