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解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考虑到双方是上下楼的邻居关系,将来还要长期相处,为防止“审理一案,两家结怨”的局面出现,便决定去房屋现场勘查、当面调解。
为避免两家情绪过于激动、矛盾再次升级,也便于确定财产损失,于是承办法官邀请了物业代表及装修师傅共同到场,在原告家进行现场调解。在详细查看房屋漏水点和经济损失情况后,承办法官开始从情理与法理上做两家人的疏导工作,告知双方当事人漏水案件大多需要启动司法鉴定程序,司法鉴定费用较高、耗时较长,不仅会增加双方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也不利于快速解决房屋漏水问题和邻里关系修复。
在法官耐心分析利弊后,原被告双方愿意各退一步,被告主动赔偿原告因漏水导致的房屋损失费用2700元,至此,该案得以圆满解决。
法官说法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三百多年前“六尺巷”的故事流传至今,就是因为他们在处理邻里纠纷时谦和有礼、互谅互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大力弘扬这种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客观冷静面对,学会换位思考,妥善解决好邻里纠纷。
楼上漏水,楼下遭殃,该如何处理?
楼下业主应第一时间收集现场照片、录音录像、维修单位或物业公司证明等能够证明漏水对自己产生影响或造成损失的相关证据。然后尽快查找漏水部位及原因,确定侵权责任主体,统计财产损失情况,与相关业主、物业公司、开发商等进行协商,尽量互谅互让、友好协商解决,协商处理不成的,可向法院起诉。
法条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