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逃避债务,有人竟自作聪明通过离婚转移财产,若债权人遇到此种情形,应该如何应对呢?近日,湖南省临湘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债权人撤销权纠纷案。
基本案情
2013年和2014年期间,张某以经营需要资金为由向谈某借款19万元。之后,张某仅偿还4.45万元,余款一直拖欠未还。
2022年5月,谈某向临湘法院起诉。法院判决:被告张某支付原告谈某借款本金14.55万元及利息。张某不服上诉,同年9月,岳阳中院二审维持原判。
另查明,2021年10月,张某和妻子刘某签订离婚协议书,约定由夫妻共同出资购买的某小区住房所有权归女方所有,夫妻共同出资购买的本田汽车所有权归女方所有。该协议书签订当日,双方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
再查明,该住房于2020年11月登记在两人名下。2022年10月,该房屋转移登记到刘某名下。
之后,谈某就该案向临湘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发现张某为逃避债务,与妻子离婚并转移了房产。2023年3月,谈某向临湘法院起诉,请求撤销张某离婚协议书中“由夫妻共同出资购买的住房一套的所有权归女方所有”的约定。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该案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被告提出该案的诉讼是否超出法律规定的期限?
从谈某提交的民政局婚姻登记处2022年12月12日出具的查档证明可以看出,谈某于2022年12月12日知道了张某和刘某离婚协议中处分涉案房产的事实,其提起该案的除斥时间并未超出法律规定的一年期限。被告关于该案起诉超出诉讼时效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
二、诉争房产权属性质应如何认定,原告谈某的诉求是否应予以支持?
张某:我与刘某实行夫妻财产约定制,且该住房的首付款、银行按揭贷款均由刘某支付,现在房屋产权人也是刘某。
谈某:该房屋2020年11月登记在你与刘某名下,应认定为是你们夫妻共同财产。
对此,法院认为,不动产的设立,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该房屋登记在两人名下,故涉案房产所有权归两人共同所有。
张某与刘某签订离婚协议在借贷诉讼一审前,但房屋转移登记发生在二审判决生效后。张某在对外欠债的情况下,还在离婚协议中约定涉案房产归刘某所有,实质上属于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已经对债权人造成了损害。故对谈某的诉求,法院予以支持。
最终法院判决:撤销张某与刘某签订的离婚协议书中“由夫妻共同出资购买的住房一套的所有权归女方所有”的约定。
法官说法
债务人为逃避债务,通过离婚不当分割或者无偿赠与、低价转让、高价买入等协议方式转移财产,导致债权人权益落空的情形时有发生,债权人可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财产处分约定,以保全债权。
那么,何谓债权人撤销权呢?债权人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无偿处分或以不合理的对价交易导致其财产权益减少或责任财产负担不当加重,对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有影响时,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行为的一项民事权利。
需提醒债权人注意的是,债权人主张撤销财产处分约定的,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具体情况一年内,提起债权人撤销权诉讼。